昨晚去武昌火车站接客(呵,“接客”原本是有特别意义的)。
火车站正在大修。其导致的不方便程度,大大超过预期。估计把它当作阵痛吧。按下不表。
气愤的当然是打的了。晚上10点半,公汽已经没有了(人气也没承诺普遍服务)。我说我去民院,一些人说他的车是汉口的,不到民院——大概嫌路程短。
然后是遭遇所谓的“拼客”了。拼客的本意,大概是说几个人一起坐,甚至路程也不完全一样,就像水果拼盘一样。这事儿,我两年前在琴台遇到过一次,上车前先讲好了大概的价钱,一般来说,比单独打的到目的地还是要便宜那么一点点的。这几天,报纸上报道说正在搞出租车的“百日整治”,其中“拼客”作为一种恶劣现象被列为整治对象。我看报纸的时候想,人家司机若主动为乘客“拼盘”,这是好事啊,可以节约乘客的负担嘛。这次在火车站,发现有的出租车上已经上人了,但是车不开,车主还在外面拉客。我走到一辆空车旁边,说了目的地,那司机问,几个人?我说就两个。他说两个人50块。我说,打表啊,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我知道打表也只要25左右的)。司机说,现在谁跟你打表啊!我这才明白所谓的“拼客”是这个意思:他出这一趟车,要按他“拼”到的人数N翻倍算钱的!
地球人都知道火车站汽车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出租车的形象就是窗口形象。偏偏武汉的出租车司机们都非常“聪明”。所以,九头鸟的言外之意就成了“聪明”了——只不过这种聪明让人生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