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废报纸卖了。当时订长江商报,花了77块钱,13个月。现在看来,光卖废报纸,就能捞回成本,说不定还有赚的.
国庆期间,该报每天只有16版了。广告少了,于是报道头版底下1/3的篇幅说,只有新闻或者享受新闻(此前或者广告他们的招聘发行人员)。天涯上有人评全国各地的报纸,广州的几家报纸获得几乎一致的口碑。而武汉的楚天都市报也收获了许多的骂声。不过,据我的观察,这楚天都市报为读者贡献废报纸的比例可能的确是最高的。
另一件小事:--------------------------
收报纸的人用的是他自己的秤。最后,我让他称一小部分样品(还是废报纸),他秤的结果是4.1斤,而我的用小弹簧秤称出的结果是5斤整。又是一个“八两秤”!
而,武汉大多数的水果摊也是“八两秤”:你秤了一斤苹果回来,一口也没有动,用弹簧秤称,只有8两!
我这弹簧秤和超市的结果是一致的。为什么收废品的人和卖水果的人不互相换个秤试试?
当然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也没有羞辱或责怪那收废品的,应该说这都在我预料中(否则我就不会去验一下样品),就像我现在已经不指望从水果摊上能买到足秤的了(当然,偶尔会有“九两秤”的意外之喜)!那人自知理亏主动地象征性地加了两斤(并不是按数学上的等比例增加)。
你看,我们湖北人(就算不推广到全体中国人)够聪明的吧?!九头鸟,八两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