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inyin有可能正在侵蚀中国文化.
哈,我先说一句吓唬人的话出来,作为义角。
起因是这样的:我用google拼音输入annai,第一个显示的是“按奈”,如果继续输入bu,则显示“按奈不”,如果继续输入z,则基因突变为“按耐不住”了。如果输入annbz,再突变一下成“按捺不住”了。究竟是哪个“nai”?
我一般使用五笔输入。大家知道,谷歌拼音的字库是基于用户输入和使用的词频。于是可以合理推测,如果大家都使用某此错别字的话,这些谬种会流传到盖住正确字的风头。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好像”与“好象”,估计现在没几个人能分出究竟谁用哪个词。
有报道显示,受当下铺天盖地的广告对成语和习惯用语的刻意修改(如“咳不容缓”,“衣衣不舍”等),一些小学生已经在作文中引用被修改之后的词甚至分不清其本来面目了。
---------------------------
另外,我关心一个成语的用法: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的本来意思是: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或谣言的传布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大多数媒体在用这个成语时往往用反了意思.
引述:“从语言"约定俗成''的原则来看,词语的使用上,如果一个错误大家都在犯,也就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个"错误''的用法也就取得了约定俗成的地位,早晚都会得到学术界的重新界定和承认.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