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今天还在“营业”,呵呵。据说他们上班要打卡,估计这是我们学校最好的部门。
去借了本Ubuntu的书. 居然开始有ubuntu的书了,离其盛行估计也不远了。期待啊!
怀疑校内局部地域使用了融雪剂。氯化钠氯化钙是怎么化雪的呢?顺便上网看了下有关原理。其中有一个说法专门提到不宜人工铺撒,想到这几天报纸大赞那些工人们撒融冰盐很辛苦,就觉得似乎在自曝违规操作。由融雪剂让人很容易想到“化尸粉”,金老先生的这个东东,虽然不太符合科学常识,却也不失为一大创新。我想这大概是最好的自杀方法了:无影无踪,不留下任何麻烦,除了一些心理的。
从linux到融雪,我好像一直都只是做“知道分子”。
知道分子之语言学:笑。例:你笑死我了。我笑死了。你笑死了。我被你笑死了。谁死了?使动用法。
知道分子之心理学:某女,吃一个大大的红薯,最后吃不完了,开始玩起来。她说,我要在这红薯上雕一些东西。这是一座山,山上有一大片空地,建了一个大屋子,是一个大地主的屋子。有一个大院子,地主还有许多小妾。……我听到这里就晕倒了。封建残余思想,在女人这里残余得更多:她希望通过小妾以及其数量来表征这地主的富有。
知道分子之引述版:有人在百度上问:洪晃的母亲是章含之,父亲应该是乔冠华吧,为什么她姓洪呢?有人回答:“艺名,鲁迅同然。”呵,仅仅是想当然倒也就罢了,居然拉出鲁迅来辅佐其论据,仿佛言之确确,说明我们一点也不缺乏幽默细胞啊。
章含之的死,又引发人们对那些往事的好一阵唏嘘。其实,仔细看其鼻子眉毛,洪晃长得还是挺像章的,只不过,像的是其老年后的样子。
知道分子之摸不着北:我小时候,房子是坐北朝南,书上,地图标注的方位一般上北下南,所以当我坐在门槛上看书的时候,逐渐建立起来的对于各城市的大致方位几乎全是错的,到现在还适应不过来:总以为上海在很西边的地方。
知道分子之民俗礼仪:小时候吃饭,被要求如下规矩:端起饭碗,拐子不要放在桌子上,免得霸占不方便别人吃;骨头等吐到地上,因为桌子下面往往有猫猫狗狗或者鸡鸡(公鸡母鸡),吃完饭,桌子上一般是干净的不用多收拾,扫个地就行了。现在,好像都是反过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