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的培训比较多。今天参加了一个,关于书面文字汇报的。还是颇有一些收获。
首先说培训师。作为一个老师,她是有激情的,比我们大多数的老师都强得多。毕竟在市场上混饭吃,那是要真刀实枪的。她对她所在的公司充满自豪,我觉得这样一种公司文化非常重要。目前,我对我所在的公司也充满自豪,这种感觉比在民院时好。民院在武汉都算不上一流的高校,而CF在世界范围内来说都算是一流的光纤光缆公司,在中国就更不用说了。
我还是听这培训师说起,“神七”里面,用到了CF的一些产品(她说是致谢里有CF的logo)。台下听讲的许多同事也都对此没有听说。唉,CF的低调,简直有些过头了。我也是渐渐在融入他们的风格,如果不是要刻意保持低调(主要是怕同事搜索到这里),我甚至敢夸口把所有google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都引导到这里来。
培训持续了一整天。我在想,CF为此究竟花费了多少成本。比如说,我们每个人一天不干活的工资成本都是几百块(附录:武汉市企业人工成本构成情况)。
下面是本帖的正文。作为培训的一个重大收获,是数字3。
如果你说了一堆基本同类的事物,听众可能记住的只有3项。比如说,早上,一个唠叨的妻子责令其即将出门的丈夫下班之后去超市顺便买些桔子、黄油、鸡蛋、牛奶、胡萝卜,葡萄、土豆、苹果,总共8项,如果没有特别强调的话,那这位可怜巴巴的丈夫很可能只记住了3项(回来再挨一通训,或者“返工”)。为此,需要将这些物品分类,并且最好是分3类,比如一是补充每日早餐必需品,包括黄油、鸡蛋、牛奶,二是今日蔬菜,包括胡萝卜、土豆,三是水果,包括桔子、葡萄、苹果。这样漫不经心的丈夫可能接收并记住的信息会更多。
如果我们要向上级汇报,或者向政府部门申请项目等等,总之是作者属于竞争者众的一方,读者属于漫不经心的一方,那最好的办法是把你的观点、理由分三类分别予以强调,不多,不少。
有人总结出了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喜欢的数字,邓总工程师小平喜欢四,四项基本原则,四个现代化,四有新人等等。姓江的喜欢3,3讲3个代表和性教育等等,小胡呢,忽然喜欢8,比如八荣八耻啊之类,然后发生了若干和8巧合的事,比如奥运比如5.12。相比之下,小胡同学确实要弱智一些。谁记得你那么多荣那么多耻啊?你应该分三类,比如说:爱国类、道德类、法律类,然后再细分,呵呵。
--------------------花絮
现在觉得CF的每个女员工都是漂亮的,呵呵,可能因为女性太少了吧,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说,“看见母猪都是双眼皮”。参加培训的有一个CF参股公司的秘书,人家一个外人,一下子把我们所有在场的美女代表们都比下去了。可惜我没随身带名片,否则还可以跟她勾搭一下。但是,我明显感觉到小组里有那谁谁在不断地讨好人家,让我看到觉得略有些好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