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obnehc @ gmail.com
稍候可搜索本站......

昨天在光谷书店看到有金庸全集售。于是着手调研其各版本之间的关系。以下是“研究综述”。
早就听说过,金庸几年前大改了其作品,有些改动较大,以至于一些金迷接受不了。据说一个情节是黄药师爱上了梅超风。实话说,单就这个情节来说我喜欢,觉得更靠谱一些,更符合黄药师的性格。
不过,我总是有些怀旧的癖好。虽然对于旧版本的作品,其实我也没什么印象了。并且,从收藏的角度去看,愈是旧版愈是绝版也就越珍贵。
据说最具收藏价值的是三联版的。
我看金庸在“新修版”的序言中,好像对三联版略有不满的样子(个人理解啊)。据说,内幕如下:

出版社主要有三联和广州两个本来金庸是要与三联书店续约的,但金庸突然单方面增加了许多要求,如一年至少要销售四万套,增加给金庸的版税提成等,三联方面无法接受,也就没有续约成功。三联书店与百花文艺社的授权都已于2001年年底终止,不再续约,从2002年开始,授权广州出版社独家出版。

关于版本,还有下面的说法: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
在大陆一共有三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金庸全集》,分别是三联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是评点版,无插图),广州出版社与花城出版社(两个出版社联合出版,现在只出版新修版)。其中三联版和文艺版的都是新版的,而广州版现在卖的都是新修版的。

一种意见认为:三联版的金庸作品早已深入人心。
还说:“你如果想买新版的话,去卓越和当当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那儿的金庸书都是新修版的了,新版的都已经卖光了。一定要买三联版或者文艺版的,千万不要买广州版的(尤其是总定价683元的那版)。你可以去“淘宝网”或者一些大的旧书市场上去淘淘看。”
内容上的改变:
一说:如《书剑恩仇录》的结尾增加了一章《魂归何处》,让死去的香香公主与陈家洛相见;《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暗恋自己的女弟子梅超风;《神雕侠侣》中增加了杨过与小龙女的感情戏,并让杨过对郭襄动心,也改变了金轮法王的形象,改变了他的死法,让他更有人情味;《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最终无法忘情于小昭、殷离和周芷若;《天龙八部》中段誉出家为僧,王语嫣最终嫁给了慕容复;《鹿鼎记》中韦小宝最终因赌博输光了家产,七个老婆只剩了三个。
二说:其中有《书剑恩仇录》、《碧血剑》两部作品是经过金庸重新修订,而且还有比较大的改动。据称,金庸将此次改写视为其一生的“名山事业”,花了大力气。四大改变:逐字逐句推敲,人物更趋丰满
  一,文字提炼。金庸对小说逐字逐句地推敲,每小段都有修改,大量段落予以增删,而一些细节的改动,则更符合人物的身份。例如,《碧血剑》中袁崇焕旧部朱安国在讲到自己已尽己所能,为袁承志前途着想,应另请名师时,旧版中原话为“我们三个已经倾囊以授”,新版改为“我们三个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没货色啦。”改动后体现了浓重的口语特色,更符合朱安国的身份。
  二,修改不自然情节。金庸的小说最早在报纸上连载,最后集结出版时,有的地方前后情节接得不太好,修改后小说整体更为流畅。
  三,增加新情节新内容。例如,在《碧血剑》中,增加了袁承志立志以父亲为榜样,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建立了“金蛇王营”;袁承志在目睹义兄李岩惨死后并未放弃志向,率领部属奋力抗击清兵,兵败后无可奈何,去国远赴海外开辟新天地等情节。
  四,人物更丰满。金庸增加了大量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使笔下的人物更具有个性,而非简单的脸谱化。如在增加对李自成内心世界的描写中,充分反映了这一人物复杂多疑的性格特征,他既想各路豪杰归附自己,又怕别人夺了自己的位;他既想听从李岩等人的劝告,行王道,严军纪,护百姓,又对刘宗敏等老兄弟烧杀掳掠予以默许甚至理解。
三说
“降龙十八掌”改为“降龙二十八掌”,王语嫣“改嫁”疯掉的慕容复,黄药师暗恋上梅超风……
与原著相比,新版金庸小说中如《神雕侠侣》、《碧血剑》、《笑傲江湖》、《鹿鼎记》、《天龙八部》等作品都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其中新版《天龙八部》的结局与旧版完全不同——“神仙姐姐”王语嫣并没有和段誉在一起,而是去照顾已经疯了的慕容复!据了解,金庸先生在“大修”中,除了文字更凝练、准确、生动,情节更合理严谨外,还注重细化某些武打场面,使小说更突出“武”;同时也增添了多处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丰润了人物的性格,突出了“侠”。
此外,如《神雕侠侣》修订版中还增加了多处注解,有作者对于杨过和小龙女师徒恋的看法,有关于“守宫砂”的来历,有关于易经、阴阳与术数的知识等。
黄药师爱上了梅超风。《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作品集中最广为人知,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据介绍,单修订该作品便耗时近两年。在修改中,金庸参考了众多网友和读者的意见,而最大的情节改动是改写了黄药师与诸弟子的关系。修订版中,黄药师不仅从恶妇家中救出了梅超风,收其为徒,并且还爱上了她。黄药师一遍遍抄录欧阳修之词“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此词原为表达欧阳修对其年方十四五的外甥女的复杂情感,黄药师借以抒发对梅超风的爱恋之意。
黄蓉年龄不比郭靖大。对《射雕英雄传》中一些细节问题以及读者指出的一些纰漏,作者也作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龄问题,修订版为此特别编制了人物年龄表格,将主、次要人物的年龄按情节的发展一一计算,并在相应情节中体现,旧版中类似 “黄蓉年纪比郭靖大”这种不合情理的推算结果自然也得到了更正。
再如,有读者提出疑问:陈玄风如何能将一部洋洋万言的《九阴真经》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大的胸膛上?若非他有“非常广阔的胸襟”,这一点实难想象。修订版删除了陈玄风“刺经于胸”这一情节,改为“黑风双煞盗得《九阴真经》后共同修炼经中武功,共求进步,陈玄风临死前将真经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怀里”。
《倚天》情节更完美。作为“射雕三部曲”之最后一部作品——《倚天屠龙记》,可以说是作了大手笔的改动,使得整套书的情节更完美。
如按照原版中的安排,张无忌在为周芷若疗伤中发现她体内的阴劲,这说明周芷若在岛上已经开始修炼《九阴真经》,既然《九阴真经》是直接藏在屠龙刀和倚天剑中的,仔细推敲,这与常理不符。如果说真经是刻在刀剑中的,显然真经不是一两句话能写清楚的,刀剑中的空间是不够的;如果说真经是写在布或者纸上然后封入刀剑中,这从工艺上也说不通,炼刀炼剑那样的高温在当时的科技来说,应该还是没有任何的布或者纸可以承受的。所以,在此次修订中,金庸就将周芷若练《九阴真经》的时间后推了,改为他们回到中原,周芷若因张无忌夜会赵敏而独自回到峨嵋,并将峨嵋人马迁至庆元路的定海后,才去到普渡山寻到《九阴真经》,从而修炼了“九阴白骨爪”和“白蟒鞭”。这样改动后,使故事情节在逻辑上更完善了。
张无忌归宿成悬念。《倚天屠龙记》最大的改动,莫过于结局。原版中当周芷若发现张无忌夜会赵敏后,她是悬梁自尽,而后被张无忌救下,经解释后两人和好。但是此次改动后,周芷若是愤然离开,去寻《九阴真经》。金庸认为,这样一方面是与前文的修改衔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周芷若个性中强硬的一个侧面,以及她此时对权力地位的渴望超过了她对张无忌的爱。
而且修订版的最后,是周芷若对张无忌提出一个明确要求——“不许他和赵敏拜堂成亲”,这使得张无忌的归属成为一个很大的问号。从整套书的发展来看,张无忌在感情上太过优柔寡断,只记得别人的好,所以,他既然不能和赵敏成亲,那么任何事都是可以发生的。正如金庸先生自己在后记中所说:“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这样一个有悬念的结局的确会更引人思考。

1 评论在此

  1. 匿名  

    字太多了,略过~

发表评论

全部文章列表

分类

声明

本博客系私人领地,奉行三不政策:不拉客、不拒客、不认帐。亦即:不对外宣传广告,不反对任何人的光临驻留,不承认偶曾在这里说过的话。

跟踪

最新评论

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