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心理压力。而不是以牛顿为单位的物理压力。
结合个人经历,我的体会是:压力,不是因为你多么繁忙,而是因为你对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所持预期中恐惧和紧张不安等等成分所占的比例偏大。
比如我在XX学院的时候,虽然空闲时间很多,但是我感到压力很大。到了SR处,每天都很忙,很忙很忙,但是我觉得很轻松,没有压力(回想起来,这是我少有的黄金时期之一)。类似的还有,当我读研究生时,在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Apr. 2004)和论文写好之后(Jun. 2004)的比较:前者压力大而空闲略多,后者压力小而更忙碌。
到了CF,前阵子觉得压力大到无以复加。再多一根稻草我可能就崩溃了。现在,反倒不那么恐慌了,虽然也会觉得有压力。
我不觉得这是因为抗压性(耐受力)增强了或者说这并不是主要因素。
一件事,看上去很难做,假设事实上也的确很难做,但是,给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压力感觉。对同一个人来说,要减轻压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你去做。“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不管它多么难,甚至难到看似绝对完成不了,那么,你从现在开始,立即着手去做它,做到多少算多少,只要你没有懈怠,压力就会这样慢慢被释放。而很可能是慢慢地你居然做完了并且做出来了。做不出来,那也问心无愧,“谋人事听天命”谋好了人事天命不帮而已。
当你在压力中恐慌、感叹的时候,时间就这么被拖过去了。或者,它也影响了你去做事的效率,而这种低于预期的效率更增加了你的压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