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长篇大段的引用:
我要他六十岁开始天天蜷缩在戏院的角落里头想念我,想念他后生时代的那个女朋友,那个独立、温柔、宽容和谦逊的女朋友,我要他从骨子里承认我是他众多的男朋友和女朋友当中,给予了他最多的理解和信任的一个。我要他穿着寒碜的衣服凄凉地想我,想得好苦、好苦。
这一次,我是在一本小说选集里找到这一段文字的。
我一直在找这样一段文字,但我不确信是否正是上面的这一段。假设有这么一段“原稿”的话,当我初读它的时候,我也许是在黄石也许是在合肥。读到最后的一句话的时候,我立即为之深深一震,觉得正好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合起书反复想了好久好久,我的对应的那个“他”,是Z。我真的愿意把那样“狠毒”的话转送给她,让她衣衫褴褛在落日余晖的公园石凳上哀婉地想念我,想得很苦很苦。
而我读“原稿”的时候,好像选自一本百年散文精选集。那个时候,出版业流行编辑号称“百年”或者“世纪”的选本(我不知道我是否该庆幸自己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在那篇散文里,“我”还是一个女性,但“我”希望蜷缩在公园的角落里想我,也是想得很苦很苦。但是,上面的选段,“他”是戏院。这篇文章在来自一本近三十年来中国优秀短篇小说选集。文章标题《你不可以改变我》,作者刘西鸿。但是就这篇文章来说,也还真是难以定义它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
若干年后,我曾试图通过互联网找到“原稿”,找到也是这一段。刚才,我再试了一下,已经找不到了。上面的长篇引用,是我亲手敲键盘输入的。
而,我一直不知道我心目中所谓的原稿在哪里。
回到小说。我还真是没看懂它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甚至不知道主人公究竟是“我”这个药剂师还是模特儿孔令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