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既是这城市的缩写,也是这学校的缩写。
想当初,我在这个blog上,一切都是完整实名制。自从我启用了CF缩写之后,就开始遮遮掩掩了。心里开始装事儿了,并且可能是不可告人的事,于是使用江湖黑话。
好了,闲话总之:这是个和我有极大渊源的城市。
1
出发前,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
在公汽上,我忽然想起我曾在某个傍晚的大街上,蹲下来在本子上写字,并且引得路人的注意。那时候,我猜想那些路人一定在猜想我要么是记者要么是暗探。
我以为这是发生在HS的事。后来仔细一想,不对,是合肥。
走在HS的延安路上,我忽然觉得这好像是武汉小东门到胭脂路的那一条路。
常常是:时空错乱,我们混淆了彼此,然后似曾相识。
2
买票的时候,“HS”的没有了,倒有从武昌到“HS东”的。怀着将就的心态买了一张。后来才发现,幸好是“HS东”而不是“HS”:前者就是在市区的我再熟悉不过的老火车站,而后者,在大冶。
歪打正着。
后来在HS的出租车上听说,该市正努力把重心转移到新火车站附近去。新开了N多楼盘。
3
老市区一点也没有变。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变。十二年了。HS市能坚持不变,在中国大陆也算是一个小奇迹吧。
相比之下,武汉的发展也的确很大。
但是,HS学校倒是改变了很多,很多。
变大了。大楼是多起来了,大师呢?至少物理系好像还是那些老面孔。
橱窗里展出的那些卓越人物,几乎每一个我都认识。
4
新的物理系在宏伟的“信息楼”。守门的阿姨看我不像学生,要我签名。
我想了想,没有留下名字,连假名都没有留。不顾她的不高兴,直接上去了。
因为:我觉得,没有那份“荣光”到可以轰轰烈烈地签名。虽然我已经飞过,但不希望天空留下痕迹。
辅导员办公室有一个值班的学妹。在知道我的校友身份之后相当地热情:让坐,倒茶。
临走时还说:学长常回母校来看看啊。
暖乎乎地,感觉好像没有被抛弃。
我端着那杯热水走下来,算是告诉那阿姨:俺不是坏人,有人给我倒水了。
5
橱窗,遇到一个小姑娘。她一开始以为我是老师。
看来我不能再装纯情的大学生了。怎么也装不像了。
我主动递一张我的名片给她(也算是到处留情吧)。她认真地看了一下之后,又还给我了。
我不知道商务活动中遇到这种事该如何处理,那个递出名片的人是不是会生气?
总之我是觉得很可爱:这个完全不懂“规矩”的小姑娘。
6
机房对全校所有学生免费开放。孤零零几个人在那里看电影。我注意到电影里的人都穿着周整的衣服,呵呵。
自习室里有很多人。每个桌子上堆着厚厚的书。一派繁荣景象。
原物理楼已经很破旧了。门锁着,连锁链都好像锈得很厉害。不过听说老师们还常去那里办公。因为那里没有教室,安静。
7
我原来的老师们,工资全部展现在橱窗里。
我不知道系里的学生会不会注意这些细节。想当初我也是同样完全知道这些“秘密”的,只不过完全没有在意。那个时候工资的多少,好像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关系。
最高的只有三千多。如果这是一个月的全部工资的话(因为也可能只是一半的工资),我觉得还是低于我的想象。
8
图书馆:闭馆。
那门前的小路。让我想起许多人。Z,SU。我的四姐妹之二。等等。
我在深秋或者初多从很遥远的八卦嘴买冰淇淋给Z,在楼下通过呼叫器把她叫下来。看见她有那么一点点感动。那时,秋叶在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而,霜如雪。
我和SU在这里走过许多许多遍。有一次我说你的这一件衣服真漂亮,她说这是睡衣。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感慨万千。愿时光停留。
那个时候我不仅是一个文学的小青年,还喜欢历史和哲学。
当时的3栋现在不是花园是草园了。当时的2栋也就是我所在的那一栋,改成教师宿舍了。从走廊里可以看到一楼的公共浴室写着:女浴室。
我认为住在那里的老师们一定比我04年刚进民院时更艰难。
9
我没有联系尚在HS市工作的其他同学。
应该说,还有两年之遥。
也没有联系任何学生。实习的和家教的。那些花儿,现在已经长大了吧。我已经和他们全部失去了联系。
10
我的
亲爱……
2009年10月4日 08:06:00
喜欢历史和哲学,55555,好像我也要毕业了,真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