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obnehc @ gmail.com
稍候可搜索本站......

最近关注乌托邦。先是买了那本书《乌托邦》,我还没来得及看,就在图书馆借到另一本书《乌有乡消息》,后者虽然也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并且也是汉译学术名著系列之一,其实是一本小说。虽然是一本小说,其实也是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理想。
作为小说,我觉得它前面的几章为了铺垫进入梦中的境况,显得太罗嗦了。相比之下,我们的先人陶渊明就要直接了当得多。当然,《乌有乡消息》和《桃花源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想。前者向往的是未来,后者向往的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过去。因此不论是从文章内容还是整体情绪上,前者都显得积极一些,后者徒让人生惆怅唏嘘之感。
两乌(不妨称乌托邦为前乌,乌有乡消息为后乌)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即物质供应已经充足。前乌还有刑罚,后乌已经没有法没有罚了,并且后乌对于爱情对于“忠贞”都要宽恕得多。总的来说,我觉得后乌的积极性更大一些。前乌更多的是规定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后乌已经开始探讨如何实现这样的生活。
但是这个假设前提是几乎无法实现的:物质如何会显得充足呢,特别是和人性的无限贪欲相比?
我最近和同事们也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不再是简单地嘲笑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开始设想是否可能有一种高收入高福利高保障的社会环境,比如传说中的瑞典。或者传说中的华西村。所以同事经过一翻调研之后说,我有了新的理想,就是争取做一个华西村的农民。又感叹说,他作为已婚者是没有希望了,我还可以表现好一点入赘过去做华西村的女婿。
首先我们要尊重人性,承认贪欲足够大并且一时半会难以克服(并不像后乌那样通过一次变革就消失了),因此我们设想之中的共产主义,不应该完全消灭货币。必须承认私有制,欲望,惰性,这些都是人的最根本的本性。也不应该要求每一个人必须如何如何。我认为共产主义对人的唯一要求是:不犯法。而法不外乎人情,首先要尊重人性。允许人好吃懒做并且通过物质的极大丰富要保障其基本生活。这个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要大约相当于中国大多数“被小康”地区的平均水平。
很明显,矛盾的唯一来源是人口基数的庞大与社会物质产出的有限。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可行的解决之道呢?我看不见得。
我在想,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也来写一本新乌的存在形式。
后乌认为,只要消灭了私有制,一切现存的法律、政治制度等等,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BTW:我看后乌,总觉得像是中国地方官陪同更高级领导视察一样,处处都是故意在做秀。这是因为该书用词太夸张了,最高级-est用得太多了。
22:01 2009-10-15

0 评论在此

发表评论

全部文章列表

分类

声明

本博客系私人领地,奉行三不政策:不拉客、不拒客、不认帐。亦即:不对外宣传广告,不反对任何人的光临驻留,不承认偶曾在这里说过的话。

跟踪

最新评论

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