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说的:
老师问学生: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学生众品一辞:珠穆朗玛!
继续问:世界第二峰呢?
学生还是众口一辞:无言,面面相觑。
老师得出结论:要么就做第一,否则就根本没有用。
貌似这个故事对于这个结论非常有说服力也非常有煽动性。
当然我比较认同这个结论,但不太认同这个论据。其实一个更好的论据说,大概世界吉尼斯记录只记录了第一而不会理睬那些紧随其后的“第二”吧。
作为反驳这个论据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两个第三:第三大的国家和第三长的河。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答案分别是中国和长江。不仅如此,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两个例子的第一和第二分别是什么。但是,这两个例子中的第四,我就不知道了(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开始刻意对国家大小进行排名的时候才知道紧随中国的是美国然后是巴西)。
为什么我们记不住高峰前三甲呢?因为没有必要,中国已经第一了,别的都不用记住了。为什么记不住经济第一的美国其国土面积紧随三甲之后呢?因为没必要,到中国就为止了。
当然,如果问人均GDP比中国强的国家排名的话,可能前三甲甚至第一名也不知道,因为中国排名太靠后,前面的都记不住,那就一个也不用记了,没有意义嘛。类似的如瀑布啊或者花花草草啊,这些第一名和前三甲同样都没人(中国人)记得住。
2010年5月12日 20:48:00
从另一个角度讲第一要被征服,庄子说介于才与不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