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一下有关银行的新闻,一般来说不会被跨省追捕。
当然,责权总是相当的,就算你在这里"报道"了,投诉了,大概也不会有人理睬你――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只能说是猎奇好了。
1、中国银行。
一般来说,中行网点里面人都比较少。人少了就好办事,服务质量自然也会高一点(中国人口多,所以也不要指望在中国能获得什么好的服务,这是平均地来讲)。
上次在中行的民大支行柜台跨行转帐,手续费是免的。这使我觉得中国银行储蓄卡的年费大概还是有"回报"的。我每次在招行网上银行转帐都要花一块钱。如此算来,十笔柜台交易的话就把这年费赚回来了。于是我没有销那个户。(补充:当时为什么要开这个户呢?因为想着用它还信用卡,自动还款。为什么要办中行的信用卡呢?――这是我主动去柜台申请的,难得的一次――因为据说是可以10块钱看大片。结果快一年了,我一次大片也没看上,因为限制条件太苛刻:时间周五,数量前100张。中行信用卡有个好处是每笔刷卡都会短信提醒,并且这个服务是免费的。因此我可以放心地把它"借"给别人使用,基本在我控制之内。)
这次,我在化工学院旁边的所谓化院支行转帐,大堂的经理(或者副理)说金额不大的话建议我去ATM机取了钱再到别的相应银行去存。我装着很听他的话的样子,离开了。其实我的理由是不想等――前面居然有12个人在排队,还不如交上一块钱给招行,通过网银转得了。出了门我忽然发现招行的U-key没有带。于是又折回来。这次,那个大堂副理只好给我拿电汇进帐单了。我问了一句:这是免手续费的吧。(精彩部分出现了)他说,是的,不过这个单子要收费5毛。我说别的地方是免费的啊。他说你的金额太小(我还没告诉他我的"小金额"是多小呢。)我当然不会交这5毛钱,直接用不容置疑地口气说,先给我单子。
在我填单子之前忽然想起来那个帐号存在手机短信里,短信删掉了。于是悻悻地走出去。这大堂副理大概会以为我出不起或者舍不得5毛钱。
通过民大支行和化院支行的比较,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民大比化院好!所以,亲爱的民大的朋友们,大家在这一点上可以自豪一点点,呵呵。
2、招商银行。
招行是我最喜欢的银行,服务比较人性化,网银专业版做得最好。
接上面的故事。离开中行,上了车,我忽然想起来那条短信还是保存起来了的,别的都删了。但没必要再折回去吧,因为公交费都比转帐的手续费高了。我给那人(物流的供应商)发了个短信,说要么他来拿现金,要么晚上转给他。
下午他来拿现金了。可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于是去取。跨行ATM机。
话说,很早很早以前,当我办这个CF一卡通的时候,人行部同事告诉我,跨行取款前三笔是免手续费的。这是招行和CF之间的协议。
结果呢,我发现第一笔就收手续费了。于是专门打电话给招行的那个小MM。过了几天,费被退回来了。于是我牢牢记住了自己的权利:前三笔跨行免费。
话说本月因为有几笔比较大的支出,装修的押金之类,已经有了三笔并且正好是三笔了。所以,现在的取现,我必须多交2块钱。
心中老大不愿意。为公司办公事,还要私人垫钱!还没法去说这个理!
下午,天气比较热,我从公司出来,要走三五百米到ATM机上。越想越郁闷,还不如早一天通过网银转得了。为民贪图中行的那一块钱便宜(相对于招行来说),结果反而亏得更多――所以结论显然是:贪小便宜者吃大亏。
但是――风景都在"但是"出现的地方,刚才打开招行专业版,看交易明细的时候,发现这个第四笔跨行也是免手续费的。Oh yeah!
结论是,这些费用都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这些所谓的系统"自动",远没有那么自动化。倒也好理解:如果银行需要编这么多的程序来自动扣费,估计忙死他们了。
相应的还有另一个"自动"失效的例子。
当时申请招行的金卡(据说是金卡可以少排队,后来证明不是如此,现在金卡的持卡人多于普卡的――至少光谷支行是如此――所以,往往还不如拿普卡的号能少排队),要求是资产之和(正负资产先取绝对值再求和)大于5万。我在民院的时候为这个目标奋斗了好多年都没有实现。离开民院的时候忽然就够格了,因为我把公积金取出来了。于是兴冲冲地去办了个金卡。不过,金卡免费的条件是平均每天的资产大于五万,不是某个时刻偶尔达到。否则要收管理费每月1块钱。
后来钱花掉了,很久很久都没法满足日平均大于5万的条件了。于是,收到了招行系统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动发的短信:请"充值",否则将收取(扣除)帐户管理费。
我"惴惴不安"地留意了好几个月的明细,都没有看到这个出帐项。尽管如此,当我后来想办抵押贷款的时候,最优选的还是招行,只不过他的费率太高,把我生生推到光大的怀抱去了。
3、待续,今天太晚了。呵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