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院,英语和大学物理都是允许学生选课堂的。但是,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英语每课堂限制人数不超过40人(或者此数左右),而大学物理课,却允许有140人的大课堂(英语有4个学期的课,大学物理只有2个学期,这是教学计划的规定)。
一般来说,课堂小,人数少,对老师学生都有利。英语课堂把人数限制得如此之少,大概便于互动?大概有利于素质教育?那么,是不是因此可以认定:物理课不需要互动不需要素质教育呢?
我原来就有一个想法:理工科学生必须参加“大学物理等级考试”(分四级和六级),全国统一出题。物理系以及其它有关专业学生(当然包括光信息的了)要参加“物理专业等级考试”(相当于专业英语八级)。这样一来,估计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中国指日可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