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家要求“职业化”的公司,学到了多少,尚不清楚。不过已经知道了一些弱智的行为,相比于我们公司显得相当地不够职业化。
1、电子信箱。一般,一个以公司后缀为特征的企业邮局会给客户一种大公司的形象。小公司没有企业邮局,这倒也罢了,情有可原。但是,居然有业务员留下的是公司信箱,回客户邮件用hotmail个人信箱。让我怀疑这个业务员已经离开该公司并且还在偷看原公司客户信息和利用旧资源。
2、昵称,绰号的ID。假设某人叫“张三”,那么,zhang,san,z,zh,s以及其各种形式的组合都是可接受的,甚至还可以加上一些数字。但是如果他的ID名为liulangmao(流浪猫),凡此种种,均显得不够职业化。
所以,如果是即将找工作的毕业生,建议重新申请一个免费信箱,隐藏掉原来的有特别含义而与姓名无关的ID名。
3、我和我的同事同时就某事和某人接洽。后来主要是我负责和他联系。结果此人每次发邮件都是给我同事,同时发短信告知我已经发邮件给我同事了,并且,此人有我和我同事的两张名片。此人的弱智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4、还是上面这个人,手机彩铃是一首改编歌词的《大海》:无论如何不要打我手机,我不是有意没带充电器,有事请发短消息,否则它一会儿就关机(歌词大意如此)。我第一次听到这彩铃,觉得很惶恐,怀疑他的手机接电话要另收费?我本人的习惯是尽量为别人着想,不给他人造成额外负担。后来这“歌”听得多了,就不胜其烦,妈的我和你谈业务还要通过短消息?我是客户,是让你赚钱的!虽然我知道他当时选这彩铃可能也只是觉得好玩,不过作为一个business man,并且是业务代表,这样的小儿科显得极不职业化。
小小地总结一下:职业化是什么呢?先不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也尚不好严格定义)。我觉得至少,职业化并不优先要求彰显个性,而显得更呆板,中规中矩一些。
当然,本博不是一个“职业化”的博客站点。
2008年11月22日 13:21:00
ID我觉得没有什么吧?关键跟客户的邮件都应该附上自己的姓名和职位,公司信息。
负责接洽人没有搞清楚确实很傻。
彩铃这样设置确实可以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