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看了求是杂志2007年第20期P51关于杭州市萧山区航民村的文章。
说得又像另一个天堂一样。不过,有些数据可能还是真实的。比如说,人均年收入(2006年)是2.6万元。平均下来,一个月也才2k多一点嘛。
不过又说了:人均上交税金15万元。这两组数字一比较,大概可以体现“中国精神”了:国强民弱,藏富于政府(间接的是藏富于官员)。
不过有一个细节我不太明白:“每家有两台大屏幕彩电”。如果是户均两台可以理解,如果是每家至少两台也比较说得过去(可能人家把彩电当作硬通货收藏起来了?)但是每家正好两台吗?有些家里是否有必要?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他们既然是做印染的,难道就没有污染?
上网看了一下,随便找了两篇文章,原来是“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00人的小村子”。规模和CF也就差不多大,只不过“厂区面积”要大一些。另文又说上市公司航民集团有职工1.2万人,也不过就是个大一点的企业而已。总的来说这也并不算是什么天堂,就是一个落在农村的稍大一点的公司。之所以考虑落户农村,一是历史原因,二(我估计)是污染的成本比较低。
这个新农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点,带动不了面,完全是意外,不具备借鉴意义和学习参考价值。而我希望中的社会主义“中期阶段”示范村,应该有至少一大片土地,生活幸福安康,景色秀美。
传说中的大邱庄和华西村,我倒是真想亲自去旅游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