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中,所以是观中感。好像是等不及观后了。如果能够再紧凑一点就更好了。主要是我没有时间慢慢把它看完。评价是:虽然个别地方比较夸张(比如吃挂面和吃方便面),但总的来说特别写实,并且还算是比较全面——一开始我以为是专题片(专与买房相关的),后来才知道是全集:还有爱情(那个宋秘书与海藻的爱情),还有官场片,还有职场片,等等。BTW:我先是学会了批量修改文件名。转于此。
呵,我注意到第13集蜗居中,宋思明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没有关灯。我觉得这个贪官是个很好的人啊,对海藻没有动粗,循序渐进,对钱也没有极大的贪欲(不过话说回来,做到市委秘书那也真是不需要什么钱了)。
到第19集,17分钟的地方:我对宋思明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难怪我以前一直觉得宋是个了不起的人,甚至不希望他被查。不管他是真心想做好官还是虚情假意,作为一个官场上的人,他是成功的。包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故意把海藻带去同学聚会。现在,我多明白了一个潜规则,身在其位,不仅要拿钱,还要找个门面来装点。
这些人都演得比较好。演得最好的可能是苏淳海萍夫妇。也许因为这可能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毕竟,在该剧中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关系中,他们虽然艰苦,但代表了一种稍微乐观稍微积极稍微光明的方面。
第23集,5分钟。我忽然想要预言一下了。该分的还是会分(小贝海藻),不该分的还是不能分(宋思明夫妇)。我忽然有很多很多欠疚。for lix. 决定对她很好。
23集。“老婆回来啦”,苏淳的标准开场白略有一点点变化,连我都觉得不习惯了。
25集,27分。我忽然觉得有点悲哀的预感。希望马克和海萍之间不会有什么事情。还是为这世间留点光明吧。
26集:我这个人有点邪恶,好像不太希望海藻和小贝和好。16分半,事情发展得和我预料一样。
这个世界的精彩就在于,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得到它。就算你不能完全得到,至少来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郭海萍在原来的日资企业不好好工作也不喜欢这份工作,每次业绩都是倒数,于是工资低并且最终被开除。但是她对于兼职做家教的事,倒是很上心,并且很喜欢这份工作,于是越做越好,副业的收入还超过正业了。推论之二是:与其瞄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还不如瞄准一份你喜欢的工作。这话尤其适用于下面的人群:并不是特别为生计发愁的新毕业生。
我曾经跟同事TF说起过:这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先是按资本分配,然后是按地位(主要指权贵地位,包括由于地位而带来的机遇)分配,最后才是按劳分配。我假设了这么一个人:一个亿万富翁,并且同时兼做一个大城市的市长(比如武汉市),同时这个市长很勤奋很努力工作也很出色。现实中这样的人大概不存在,我只是假设正好有这么一个人,之所以把这三样属性集于他一生,是因为如果分开的话,相互制约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如果正好集于一生,那么基本上来说他可以为所欲为发挥最大的效用。现在,到了年终了,我们来看看他的收入来源。我认为(猜测而已):他作为亿万富翁,拿一亿的资金去做投资,请一个职业经纪人为他赚的钱肯定是相比其它为他带来收益最多的(他没有在这一部分投入任何劳动。不过,必须假设他并不是把这一亿资金全部存在银行作定期存款了)。其次是各种好处费——在中国这种环境中他想不拿也难,我现在只假设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市长,有一般人的欲望,不是极贪的人,也不是被和谐被排挤被边缘化的清官(至少按蜗居宋思明的解释,至清则无鱼,清官不可能是做实事的好官)。最后的收入才是他的工资和奖金,这一部分是他按劳分配所应得的。因此,在蜗居里,我们看到哪怕是鼠目寸光的陈寿福(相应于我们上面的的这个假设,他甚至资产不到亿,因为他不配和宋思明平等说话。和宋平等说话的人应该是另一个地产商,当然还包括两郭,苏淳,还有如那个大律师等等),有多处房产,开豪车,还有一大批下属员工等候他的颐指气使。宋思明的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他的权贵地位吧。而既无权又没有资本的大多数平头百姓,也只能过蝼蚁般的日子,因为它们的收入来源只有按劳分配这一项。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假设把这三项分开:很有钱的人,很有权的人,和勤奋工作的人,并且假设这三个人各只有一个属性:有钱的人没有权也没有勤奋的工作;有权的人没有钱也不勤奋工作;勤奋工作的人没有钱也没有权。那么结论是,收入分配先是有钱的人然后是有权的人然后才是那个工作努力的人。当然往往这些因素是相互交织的。一个人的这三重属性往往也都是同时具备的,那么,收入分配的时候就看他在这三者属性的权重了。也就是说,光努力工作是不够的。
现在,终于全看完了。正好,lix留下的瓜子也全吃完了。到现在应该算是一篇观后感了。我本来想隆重一点,但是没有时间了。所以,尽管我有诸多的感触,只怕我没有时间来整理。有很多事,就这样烂掉了。我在看这电视之前,已经听到一些评论。以为宋思明和那许许多多的中国的大小官员一样淫欲无耻贪得无厌。结果越看让我越觉得宋是个好人是个好官。如果要用这部电视教导人民群众,那真是欲扬先抑了。我觉得这电视的真正主角就是宋。其他的都是配角,并且就像姜淼淼说的那样,都只是宋的棋子。而宋注定是悲剧的。按照剧中的说法,就是是非题错了,零分。这有一种古典希腊悲剧的味道。大概正是这一点,让许多观众觉得压抑觉得沉重吧。但是我觉得悲剧的原因不在于宋做错了是非题(或者,按中国官场的术语讲,叫站错了队),而是他生在中国官场,这里由不得他选择。如果他。如果他同流合污或者碌碌无为那可能就只是一般的故事了。可是他偏偏有点儿才并且至少主观意图上是想做点儿实事。所以他就悲剧了。我看这电视就是一部贪官的平反史。你看宋思明这个贪官多好啊,又有才又有情有义。看得观众都不禁为他喝彩。实话说,直到第34集结束的时候,我还希望他不会有事。或者落得个从轻发落。到第35集陈寿福亲自爬上去了,我才知道结局是与“良好”愿望相反了。(插曲:周六的时候在鲁巷吃饭遇着同事WHZ了。她知道我在看这电视之后,急于想告诉我结局。但是我没让她说。还好没有让她提前告知结局。随着剧情一起感动一起悲喜的感觉很好。)这电视也可算是一部主旋律剧。最后坏人们不都是被收拾了吗(通过字幕)?!只是可怜了我们的海藻,什么都没有得到,反例连做女人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我觉得这不公平。但这也正是她爱一个“贪官”的惩罚吧。剧里常常说,如果时光可以重来……那么,年轻的观众们,时光正在重来啊,你在选择什么呢?这是我30岁以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两天多不分日夜地把这电视看完了。看完之后我非常乐观。感谢这个世界的精彩。我忽然生出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是超脱于世人蝼蚁的大一点的蝼蚁。命运虽然不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至少还有一部分在自己手里,可以容我去改变。
这部连续剧的威力至今还在。我一直在想着剧里的情节。这简直就是一部新的人间喜剧。而不久后,我将去游览这个号称江州的城市。我的朋友LT,短短半年,又要换工作了。祝福他。而我自己,好像越来越喜欢现在的环境了。周六,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慢慢地收拾东西,分类文件,我觉得真是好。他们以为我不喜欢收拾,其实恰恰相反,如果可以收拾,如果可以分门别类得比较清楚,我很喜欢这样的工作。
2010年3月6日 16:53:00
呵,我注意到第13集蜗居中,宋思明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没有关灯。
我觉得这个贪官是个很好的人啊,对海藻没有动粗,循序渐进,对钱也没有极大的贪欲(不过话说回来,做到市委秘书那也真是不需要什么钱了)。
2010年3月7日 01:06:00
到第19集,17分钟的地方:我对宋思明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难怪我以前一直觉得宋是个了不起的人,甚至不希望他被查。
不管他是真心想做好官还是虚情假意,作为一个官场上的人,他是成功的。包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故意把海藻带去同学聚会。
现在,我多明白了一个潜规则,身在其位,不仅要拿钱,还要找个门面来装点。
2010年3月7日 03:02:00
这些人都演得比较好。
演得最好的可能是苏淳海萍夫妇。
也许因为这可能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毕竟,在该剧中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关系中,他们虽然艰苦,但代表了一种稍微乐观稍微积极稍微光明的方面。
2010年3月7日 03:22:00
第23集,5分钟。
我忽然想要预言一下了。该分的还是会分(小贝海藻),不该分的还是不能分(宋思明夫妇)。
我忽然有很多很多欠疚。for lix. 决定对她很好。
2010年3月7日 03:28:00
23集。
“老婆回来啦”,苏淳的标准开场白略有一点点变化,连我都觉得不习惯了。
2010年3月7日 04:58:00
25集,27分。我忽然觉得有点悲哀的预感。
希望马克和海萍之间不会有什么事情。
还是为这世间留点光明吧。
2010年3月7日 05:25:00
26集:我这个人有点邪恶,好像不太希望海藻和小贝和好。16分半,事情发展得和我预料一样。
2010年3月7日 18:13:00
这个世界的精彩就在于,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得到它。就算你不能完全得到,至少来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郭海萍在原来的日资企业不好好工作也不喜欢这份工作,每次业绩都是倒数,于是工资低并且最终被开除。但是她对于兼职做家教的事,倒是很上心,并且很喜欢这份工作,于是越做越好,副业的收入还超过正业了。
推论之二是:与其瞄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还不如瞄准一份你喜欢的工作。这话尤其适用于下面的人群:并不是特别为生计发愁的新毕业生。
2010年3月7日 18:14:00
我曾经跟同事TF说起过:这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先是按资本分配,然后是按地位(主要指权贵地位,包括由于地位而带来的机遇)分配,最后才是按劳分配。
我假设了这么一个人:一个亿万富翁,并且同时兼做一个大城市的市长(比如武汉市),同时这个市长很勤奋很努力工作也很出色。现实中这样的人大概不存在,我只是假设正好有这么一个人,之所以把这三样属性集于他一生,是因为如果分开的话,相互制约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如果正好集于一生,那么基本上来说他可以为所欲为发挥最大的效用。现在,到了年终了,我们来看看他的收入来源。我认为(猜测而已):他作为亿万富翁,拿一亿的资金去做投资,请一个职业经纪人为他赚的钱肯定是相比其它为他带来收益最多的(他没有在这一部分投入任何劳动。不过,必须假设他并不是把这一亿资金全部存在银行作定期存款了)。其次是各种好处费——在中国这种环境中他想不拿也难,我现在只假设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市长,有一般人的欲望,不是极贪的人,也不是被和谐被排挤被边缘化的清官(至少按蜗居宋思明的解释,至清则无鱼,清官不可能是做实事的好官)。最后的收入才是他的工资和奖金,这一部分是他按劳分配所应得的。
因此,在蜗居里,我们看到哪怕是鼠目寸光的陈寿福(相应于我们上面的的这个假设,他甚至资产不到亿,因为他不配和宋思明平等说话。和宋平等说话的人应该是另一个地产商,当然还包括两郭,苏淳,还有如那个大律师等等),有多处房产,开豪车,还有一大批下属员工等候他的颐指气使。宋思明的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他的权贵地位吧。而既无权又没有资本的大多数平头百姓,也只能过蝼蚁般的日子,因为它们的收入来源只有按劳分配这一项。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假设把这三项分开:很有钱的人,很有权的人,和勤奋工作的人,并且假设这三个人各只有一个属性:有钱的人没有权也没有勤奋的工作;有权的人没有钱也不勤奋工作;勤奋工作的人没有钱也没有权。那么结论是,收入分配先是有钱的人然后是有权的人然后才是那个工作努力的人。当然往往这些因素是相互交织的。一个人的这三重属性往往也都是同时具备的,那么,收入分配的时候就看他在这三者属性的权重了。也就是说,光努力工作是不够的。
2010年3月8日 00:41:00
现在,终于全看完了。
正好,lix留下的瓜子也全吃完了。
到现在应该算是一篇观后感了。我本来想隆重一点,但是没有时间了。所以,尽管我有诸多的感触,只怕我没有时间来整理。有很多事,就这样烂掉了。
我在看这电视之前,已经听到一些评论。以为宋思明和那许许多多的中国的大小官员一样淫欲无耻贪得无厌。结果越看让我越觉得宋是个好人是个好官。如果要用这部电视教导人民群众,那真是欲扬先抑了。
我觉得这电视的真正主角就是宋。其他的都是配角,并且就像姜淼淼说的那样,都只是宋的棋子。而宋注定是悲剧的。按照剧中的说法,就是是非题错了,零分。这有一种古典希腊悲剧的味道。大概正是这一点,让许多观众觉得压抑觉得沉重吧。但是我觉得悲剧的原因不在于宋做错了是非题(或者,按中国官场的术语讲,叫站错了队),而是他生在中国官场,这里由不得他选择。如果他。如果他同流合污或者碌碌无为那可能就只是一般的故事了。可是他偏偏有点儿才并且至少主观意图上是想做点儿实事。所以他就悲剧了。
我看这电视就是一部贪官的平反史。你看宋思明这个贪官多好啊,又有才又有情有义。看得观众都不禁为他喝彩。实话说,直到第34集结束的时候,我还希望他不会有事。或者落得个从轻发落。到第35集陈寿福亲自爬上去了,我才知道结局是与“良好”愿望相反了。
(插曲:周六的时候在鲁巷吃饭遇着同事WHZ了。她知道我在看这电视之后,急于想告诉我结局。但是我没让她说。还好没有让她提前告知结局。随着剧情一起感动一起悲喜的感觉很好。)
这电视也可算是一部主旋律剧。最后坏人们不都是被收拾了吗(通过字幕)?!只是可怜了我们的海藻,什么都没有得到,反例连做女人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我觉得这不公平。但这也正是她爱一个“贪官”的惩罚吧。
剧里常常说,如果时光可以重来……
那么,年轻的观众们,时光正在重来啊,你在选择什么呢?
这是我30岁以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两天多不分日夜地把这电视看完了。
看完之后我非常乐观。感谢这个世界的精彩。我忽然生出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是超脱于世人蝼蚁的大一点的蝼蚁。命运虽然不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至少还有一部分在自己手里,可以容我去改变。
2010年3月14日 00:07:00
这部连续剧的威力至今还在。我一直在想着剧里的情节。
这简直就是一部新的人间喜剧。
而不久后,我将去游览这个号称江州的城市。
我的朋友LT,短短半年,又要换工作了。祝福他。
而我自己,好像越来越喜欢现在的环境了。周六,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慢慢地收拾东西,分类文件,我觉得真是好。
他们以为我不喜欢收拾,其实恰恰相反,如果可以收拾,如果可以分门别类得比较清楚,我很喜欢这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