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书,都倾向于纯故事情节型。
故事可以本身不好看,其中传达的道理需要我自己去理解。请你不要直接告诉我。
但是语言本身一定要通顺,要吸引人。
面对王小波一再推荐过的《我们的祖先》,我直到最近才看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分成两半的子爵》。
这样的故事总是让人觉得太假。
太假也并不是不好。比如金庸的小说我也一样喜欢。
作为寓言,我也许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我觉得我自己明白过来的太浅显。好像不值得王小波如此大力推荐。
他前面说,这个子爵已经被炸烂了一半(在战争中,被炮火),因此只抢救回来了一半。后面又说那被炸烂的一半也医好了。如果我承认当时的“医疗”有这么先进的话,我在想,子爵的小鸡鸡在哪一半上面?好的一半还是坏的一半?不会这个也各分一半吧?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想知道,有性欲的那一半是好的还是坏的?是生的本能还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
作为系列故事之后的两个故事,我没有耐心读完。
---------------------------
另一个故事载于《2008年翻译文学》,是西班牙的米利亚斯的《劳拉与胡里奥》。
这个故事简单地来说:女主角和其丈夫男一号一直未育。女主角认识了男二号,然后男二号搬到他们隔壁来住。并且女怀上了男二的孩子。然后男二车祸了植物人了。然后女和男一分手了,然后男一知道了这些事情。然后男二装着是神奇的男一发邮件给女,于是男一和女和好了。并且他们把小孩的名字取得跟男二一样。
我真是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这可能很颠覆一般中国人的贞洁观念。
我看完后不断问自己:如果是我,我能不能原谅她?
需要说明的是,吸引我看完全书的,是其中非常偶尔的一段:男一的妹妹(继母的女儿)跟男一的一段话,说上层女人很多是妓女,之类。可惜那一段是快全文行将结束的地方。我想知道这些句子的来历,看完了全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