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obnehc @ gmail.com
稍候可搜索本站......

去拉萨的游客一般会被推荐去纳木措(Namtso)。(所有这些地名,还有如林芝等,我此前都是不知道的。去之前只知道西藏有拉萨,有布达拉宫,有达赖喇嘛和班禅。别的基本上都不知道。)
纳木措在藏语中是天湖的意思(有关详细信息和图片,请咨询google,本系列博文不是攻略,不是景点和风土人情介绍,一定意义上说,也不算是游记),另有脚注一附后。海拔比较高,我们原计划是在去林芝之后再去纳木措,这样对高海拔会有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后来既然决定从川藏线回了,林芝之行就可以免了。如果把日子安排得紧凑一点,应该是8号去纳木措。但是8号那天拼不到人。
我想,西藏一年四季,游客应该占了相当的比例吧。说到拼人,这里以东措为例(平措、八朗学、亚宾馆等,这些我们进去询价过住宿地儿也如此)隆重说一下拉萨各青旅和其它各著名宾馆饭店的一个特色:纸条留言拼团旅游。各旅舍会有一块公共地儿供大家自由地帖一些旅游信息,一般是游客个人帖出的,当然也有专门的旅游公司在此拼客。内容如,我们××人于××时间包车去××地,现缺1-2人,价格××,联系电话××。或者是,我想于××期间去××,请联系我:××。
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有特色的两条留言(帖子)是这样的:★(大意)我一个人呆在拉萨,直到××时间,目前漫无目的,等你们来找我玩。只要价格便宜,随便去哪儿玩都行。(是个女的,好像在那里呆了一个多月。)★(原文照录)看天葬,泡温泉,两日游。现有两MM,人数不限,条件裸泡。(最后两个字让人浮想联翩,呵呵)
奥运开幕式的力量太强大了。去Namtso通常是很容易拼到人的。我们已经有4个人了再找2个就可以成行,那旅游公司的把帖子(纸的,非BBS)帖出去一天半都只凑到了1个人。没办法,只好推迟一天。
Namtso门票要70元。但我们的两日游总花费人均也只有150。组织者(其实不是专门经营旅游的,名片显示店铺是卖旅游纪念品的,但是驻点在一个酒吧)说,低价的原因是可以逃票。关于逃票行为,网上的评价比较有争议(这也算是西藏不同于其它地方旅游的特点),一点观点认为,应该通过门票给西藏作贡献(其它景点的逃票攻略总是被津津乐道,盖因为它们的门票高得离谱,并且性价比太低)。但我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高到那个程度,尽可能省钱并且玩好才是王道。后来发现也不算通常意义上的逃票。司机是当雄县人(参照脚注一),在景点售票和查票处,不断地和工作人员用藏语“咕叽咕叽”,态度很谦恭,应该是在讲好话,我们猜测“咕叽”是拜托,请帮忙的意思。
Namtso之行,下午两点动身。车开得很慢。他们的交通规则要求,在某些道路上限速,在一个地方设卡计时,在另一关卡处核时,早到了也只能在路上等着,你要“赶时间”的话请交罚款,呵呵,这是对“时间就是金钱”的另一个注解。
既然是包车,那是可以叫司机随时停下来拍照的。这和班车不一样(相应的,班车可能会便宜一点)。
沿路,离城市越远,风景越好。公路两旁不时会有藏民手里举着什么东西(估计是土特产吧)向过往的汽车叫卖。司机没有理睬他们,也建议我们不买,说拉萨市里会更便宜。我们和那司机的交流很困难,他的汉语不好,要听懂我们的意思也很不容易。
磁带里总是那么几首歌,听得我们都腻了。
经过了著名的那根那山口,那里风很大。据说有风的地方就会挂经幡。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些人工的东东很是煞风景,会让照相机会刻意回避它们,就像对待电线杆和路桩一样。后来,考虑到其宗教意义,一般也会把它们作为人文风景纳入到图画里。
还经过了一个什么唐古拉山的标识牌,并且稍停。因为沟通困难,我们也不知道哪一个山峰是唐古拉或者有什么别的特殊意义。反正都是山,好像高低也都差不多。我在想,西藏的山那么多,是不是每一个山头都有一个名字?
但是那小面包车开得实在太慢了。到湖边扎西岛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左右了。我们此行主要内容之一是日落和日出。小王的泡面还没有吃完,我们就去拍日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发现我个人是爱水的。如果有山作远远的陪衬,那就更好了。所以,Namtso的景色,在我看来是非常非常的漂亮。(此处省去一万五千三百六十八个字,关于对秀丽风景的描述,呵呵)
住在湖边的铁皮屋子里。条件非常简陋。那家“宾馆”(如其招牌所示,老板应该和司机是老相识)每间屋子都是5个铺位。我们3个人要了一间,共¥70。晚上很冷,被子倒还充实。洗漱作了简化:洗脸用湿纸巾擦擦就算;刷牙是嚼口香糖。还好有开水,这里又有关于开水的小插曲。我们刚住下,就有另一个看上去像中年的小青年(后来问年龄知19岁)“热忱”地为我们服务,用他那夹生的汉语问我们要不要这要不要那。我们以为是推销的(扎西岛除了“宾馆”,还有餐馆和商店,反正也算是个小集市了),一概拒绝。后来去问店老板有没有开水(要吃泡面啊),这才知道那“推销的”原来是店里的小老板。
厕所。傍晚房东告诉我们厕所是有的,在后面的山脚下,但是建议我们就地解决。我们找了很远很久都没有找到那传说中的厕所,所以……。次日在青天白日下发现更遥远的地方的确是有个厕所。
房间里有灯,那种3瓦或者5瓦的荧光节能灯。但是没有开关,呵呵。天黑了,柴油发电机“突突突突”的吼起来,磁生电,我们看到了光明。每个“宾馆”都自备“电站”(想,他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我们很担心会被吵得睡不着,但是,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所有的“电站”都停业了。明白了电灯开关的确是没有必要。
停电的时候我们正在打牌。一片漆黑的时候我们忽然记起来,手电筒和打火机(屋子里有蜡烛)都忘在拉萨的行李包里了。那是西藏之行唯一一次需要此两样的时候,我们千辛万苦地把它带到西藏,再经成都带回武汉,它们却并没有发挥作用,可气啊!若“功课”准备里忘了这一项倒也罢了,呵呵。
睡不着。首先是一群狗在那里狂吠。最后只剩下一只狗还在那里坚持不懈地吠。吵得人心烦意乱。Xu说梦中还和那狗对咬了,哈哈。
睡不着的原因之二可能是高原反应。Namtso海拔4700多。我怕是这屋子里少有的氧气都已经被吸光了,于是叫Xu开了窗子,呵呵。
他说他看到了满天的星星,好多好多的星星。半夜,实在睡不着了,出来数星星。感觉空气很好,略有点冷。顺便在那广袤的天然无臭的“厕所”里嘘嘘。那个爽啊——只爽了一半,后来想到了狗,怕他从暗中扑上来咬一口,就匆匆结束了,呵呵
次日,起得很早。我们要看日出。但是头昏沉沉的。他们俩先出去了,那时天还没大亮。我在床上捱了一会,还是起来了,太阳的光芒已经把远处的雪山照得金光闪闪了。据说他们也没有看到日出,因为角度不好,被山挡住了。
我后来只感觉到强烈的阳光,慵懒的心情。
(看到此处文字的观众请举手。我决定继续写下去。把这一帖写成历史最长帖——本站的。关于纳木措,可说的实在太多了。)
早上还是很冷的。我穿了一件长袖T恤,一件衬衫,一件羊毛衫,一件厚外套,在湖边转一圈,还是冷。于是回来,向房东借衣服。穿上他们的皮大衣,感觉才好一些。但那大衣有酥油茶的味道,还是有些脏兮兮的。觉得有些不舒服,主要是心理因素吧。
十点钟,我们动身回来,中间岔道羊八井。那里有温泉,开发后的收费98。据说也有免费的路边温泉,但司机不知道位置。回到拉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快四点了。
其它。那房东有一个3个月的小孩子,超级可爱。没有人专门逗她玩,但是她不哭不闹,来人了就认真看人,人走了就专门啃一根小棒棒。她应该还同有长牙齿,我也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究竟可不可以吃。
还有,在川藏线上,看到一个小孩子,两三岁大吧,坐在墙头上。大人在家门口劳动。我们想:难道不怕那小孩摔下来啊?
去Namtso的路上,已经过了售票处了,有一次车子窗户有点小问题,司机停车来弄了一下,于是马上围上来一群小孩子,很娴熟地伸手要东西。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糖果拿出来,一下子就被他们抢光了。
在川藏线上,我们看到一大群牦牛,并且那草原风景也很好看,于是停车,也是很快上来5个小孩子,这个时候所剩的糖果已经不多了,就把苹果等可吃的也都拿出来分发。照相的时候,那些小孩子会摆各种POSE,每个POSE都很上相,他们还会抢镜头。我想,经停该处的游客应该有很多人次了吧。有一个小细节:正好有5块饼干,并且记得是每人都有的,有一个大一点后来赶到的女孩撒谎说她因为来得晚没有分到饼干想多要。
我想把他们的照片帖出来。但是会不会侵犯他们的肖像权呢?
照相:小孩子们拍照时基本无所顾忌。大人一般会躲开,会婉拒。当然大人不会围上来要糖果。
后面我会提到(并且帖出)一个很可恶的藏族男孩,也许那个应该算是大人了。
-----------------------------脚注一:
“措”,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常见的,还有“拉康”,就是“宫殿”的意思。
有一家买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叫“多情措”(英文翻译为Many love lake)。“措”“错”谐音,我觉得这名字汉藏合壁,取得非常好。
措这个字,在人名,店铺名中也常见,比如那个当雄县的司机,名格桑平措。听他说藏人是没有姓的,只有名字。格桑当然就是那个花了。
藏人姓名重复的大概特别多。比如好多人都叫洛桑(这个,我再附注一下),女的一般就叫卓玛,而据说卓玛就是姑娘的意思,如此则算不得是个严格意义上的名字。
藏人好像老得特别快,或者说他们被晒得黝黑的脸让他们很容易显老。我们能区分出小孩,是因为他们个头特别小。女性,除了小女孩,和比例较小的中年妇女,多数就是老婆婆了,几乎就不见什么20多岁的花季少女。我在想,那些被我当作是中年妇女的,实际很多能不过20出头,而那些所谓的老婆婆,也许是而立之年。
说一下其中的一个“洛桑”。由一个曾过去西藏的武汉网友介绍,说他经营客栈,还有车,我们出去玩可以包他的车。在拉萨见到这位有着藏族名字的男子时,他开着福建牌照的越野车,怎么看也不像是藏人。他解释说他就是福建人,有两辆车,开了两家客栈。后来由于我们的行程安排没有和他发生生意往来,但他还是陆续地发短信来问候,了解我们的行程,显得很客气。等我们在川藏线上走了几天之后,再发短信问他:你所谓的免费温泉在哪里呢,他就没有回话了。然后我明白过来:事已至此,我们于他已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和生财可能。不是朋友,利益而已。(我个人的性格: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或者说很难相信谁,但是一旦相信了,就彻底地信任。)
我一直不知道这个“洛桑”的真名,也没有打听。在拉萨,还和少数一些陌生人打交道,但是他们都习惯于以网名或者昵称相见。这种“隐藏”,让我颇不习惯。

0 评论在此

发表评论

全部文章列表

分类

声明

本博客系私人领地,奉行三不政策:不拉客、不拒客、不认帐。亦即:不对外宣传广告,不反对任何人的光临驻留,不承认偶曾在这里说过的话。

跟踪

最新评论

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