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开始看红楼梦。
一个合适的版本非常重要。我特别喜欢蔡义江的这个版本。
它的优点:
1、分册。每一册不会特别厚特别重,适合拿在手上。
2、排版非常美观。
3、注脚注释都很及时很精确,往往也正是你想知道的补充信息。
4、有导读。其实我觉得这个导读放在每章回的后面,做总结更合适。我自己是在每章回读完原文之后再回来看导读,觉得又有深刻的认识。
5、最重要的是,蔡先生正在努力恢复曹的原文。但这一点正是我等非专业人士(红学家)所不关心的。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初二或者初三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看不懂。只不过因为它实在太出名了所以如果不读说不过去。那个时候正好开了一家有文化的书店(后来才知道店老板是初三的语文老师,一年之后他正好教我,并且一直到现在都是好朋友)——在此之前,我找遍整个镇都没有发现一本类似的名著。
高中之后,我好像又断断续续的看过一些。并且向那些无知的纯情的孩纸们秀过一星半点的知识和情节,引得过若干赞赏羡慕,但没有嫉妒恨。
大学我就再没有认真地看过了。倒是特别去研究过蔡义江的另一本书:《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受益匪浅。
现在,再读,我觉得我仿佛是第一次读它。
这一次,是我自己感觉到了它的伟大,而不是听说的伟大。
都不过是闺阁琐事,但被曹先生写得如此有生气。
不过,其实我不太喜欢研究者们所惯见的“草灰蛇线 伏笔千里”。我常常想,难道全书都是一部谶语汇集吗?故事就是故事好了。哪怕是不要像某些惊险小说那样出奇不意或者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你正常去叙事就好了,如果曹雪芹真的是如此辛苦地写草灰,他累不累啊?!
所以,我觉得这些草灰这些蛇线,有些应该都是后来的研究者强加上去的。
——————————————————
亲们,我用Psiphon3翻墙了(这个下载链接在墙内哦)。虽然有点慢,但是:1、它免费;2、它支持用上网卡;3、严厉苛刻的诺顿也没有直接删掉它。感谢凯凯同学。
发表评论